免疫组化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,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(荧光素、酶、金属离子、同位素)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(多肽和蛋白质),对其进行定位、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。
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,主要作用是催化蛋白质水解。
按其水解多肽的方式,可以将其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。内肽酶作用于蛋白质多肽链的内部,可以在特定肽键处切割,产生多个较小的肽段;外肽酶则作用于蛋白质或多肽链的末端,逐个将肽键水解,释放出单个的氨基酸。按其作用活性中心,又可将蛋白酶分为丝氨酸蛋白酶、半胱氨酸蛋白酶、天冬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等。
为了保护蛋白,降低蛋白降解的风险,在实验中抑制蛋白酶的活性便是首要的任务,因此蛋白酶抑制剂身担重任。
CCK-8 (Cell Counting Kit-8) 的有效成分是 WST-8 (2-(2-甲氧基-4-硝苯基)-3-(4-硝苯基)-5-(2,4-二磺基苯)-2H-四唑单钠盐) ,是一种类似于 MTT (Thiazolyl Blue) 的化合物,它在电子耦合试剂 1-Methoxy PMS 存在条件下,可被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还原为甲瓒产物 Formazan (橙色,具有高度水溶性) ,而生成的 Formazan 数量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。
RNA是反转录的模板,在提取到浓度和纯度合适的RNA后,接下来便是进行RNA反转录。通常RT-PCR等实验前需要先用DNase I消化去除RNA中残留的基因组DNA(gDNA),但是传统DNase I处理过程复杂并容易造成RNA的降解和损失。另外,RNA反转录酶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活性,这会影响其反转录长链RNA、高GC含量RNA、具有复杂二级结构的RNA和不纯RNA的能力。所以,现实中有时候会出现RNA反转录实验重复了好几次,但很玄学的就是不按照原计划出结果......
CCK-8 (Cell Counting Kit-8) 的有效成分是 WST-8 (2-(2-甲氧基-4-硝苯基)-3-(4-硝苯基)-5-(2,4-二磺基苯)-2H-四唑单钠盐) ,是一种类似于 MTT (Thiazolyl Blue) 的化合物,它在电子耦合试剂 1-Methoxy PMS 存在条件下,可被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还原为橙色甲瓒产物 Formazan (具有高度水溶性) ,而生成的 Formazan 数量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。
厌氧菌培养关键点在于严格厌氧!快速严格厌氧!
思科捷采用“Vacuum Pumping & Filling” 技术可实现快速严格厌氧,最快仅需1min即可达成氧气浓度低于百万分之五!微需氧环境20秒即可达成!因其优异的算法以及精准的气体控制使得厌氧模式6皿仅需3L混合气体,微需氧仅需1L!远远低于工作站的耗气量。
PCR(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)技术称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,又称无细胞克隆技术,是一种在体外通过DNA聚合酶(如Taq DNA聚合酶)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技术,其主要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,其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。该技术由变性-退火-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:
DNA变性(90℃-95℃):双链DNA在高温的作用下氢键断裂,形成单链DNA,以便与引物结合。
退火(50-60℃):温度降低,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,形成局部双链。
延伸(70-75℃):DNA模板-引物在DNA聚合酶(如Taq DNA聚合酶)的作用下,以dNTP为反应原料,靶序列为模板,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,从引物的5’端至3’端延伸,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。
细胞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和繁殖生物体的细胞,培养繁殖的基本生理条件:适宜稳定的温度条件、平衡的5%二氧化碳浓度、高饱和湿度、百级洁净的无菌环境。
发表期刊: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
影响因子:10.8
发表单位:南开大学
文献名称:Tumor-penetrating iRGD facilitates penetration of poly (floxuridine-ketal)-based nanomedicine for enhanced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
产气荚膜梭菌(Clostridium perfringens)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,菌体大小为0.9-1.3μm×3.0~9.0μm,无鞭毛、没有运动性,可产生芽胞,芽胞呈椭圆形,位于菌体的次极端。该菌在体内增殖过程中会产生芽胞但体外培养过程不易形成芽胞,通常使用无糖培养基或在不利于细菌生长的条件下进行促芽胞生长。当感染机体时,该菌可以形成明显的荚膜,其荚膜形成能力与菌株毒力、侵袭力呈正相关,根据其产生的特异性毒素,产气荚膜梭菌可以被分为7个型别(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),其不同型别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发生。
该菌为一类可以产生H2S等气体的厌氧菌,可在0.1%的氧气浓度下生长,当氧气浓度低于5ppm,有充足养分时,可每八分钟进行一次二分裂。该菌的DNA中的G+C分子含量为24~27%,基因组中含有大量营养相关代谢基因,因此能够利用分解多种糖类,如葡萄糖、麦芽糖、乳糖和蔗糖,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和气体,因此在牛乳培养基发酵试验中会产生“汹涌发酵”现象,最适生长温度为37-42℃。由于可产生α、θ毒素,因此在血平板上生长时,可以观察到双层溶血环。在疱肉培养基培养时,可见肉渣转变为略带粉色并伴有大量气体。